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

面板產業 聚焦華南

全球面板板塊 移向大陸華南
【經濟日報/葉錦清】

2007.03.18 03:30 am


2006年友達在廈門設立一條新的液晶電視的液晶模組(Liquid Crystal Module,LCM)生產線;奇美預計今年第二季於佛山設立另一LCM生產線,預計2008年產量將擴為800萬台;華映則是在2006年的第三季在深圳設立一條年產量為 120萬台的LCM生產線,預計到2007年的第一季,擴充為年產量240萬台電視的規模。

同時韓國樂金飛利浦(LG. Philips LCD, LPL)於2006年在廣州設立一條新的LCM生產線,應用產品是以液晶電視面板為主。由於大陸的幾家電視品牌廠都在華南,如TCL、創維、廈華、康佳等等,面板廠為了就近供應客戶的因素,因此台、日、韓三個國家的面板廠紛紛在大陸華南設立LCM生產線。

工資低廉 下游市場廣大


大陸的工資低廉,勞動力市場充沛,而且下游市場廣大,因此全球企業莫不以大陸為主要製造基地與重要市場。因應就近供應客戶與降低生產成本的關係,液晶面板業者也紛紛到中國大陸設液晶模組廠。

台灣面板業者在中國大陸的布局時間從2002年開始,比日本、韓國都更早。友達、奇美、華映、彩晶、群創都各自選擇與客戶端接近的地點設立LCM廠。這些地點多半分布在華東與華南,而在最近一兩年,全球的面板廠在大陸設LCM廠有往華南移動的趨勢。

日韓布局 影響台灣有限

韓國三星與樂金飛利浦則是從2003年開始布局,三星選擇位於華東的蘇州為LCM組裝廠,年產能從2003年第三季的240萬台,到2004年的880萬台。LPL則是選南京為LCM組裝廠的地點;日本夏普的布局時間較早,但是產量很小,而且幾乎都是以供應自己的系統用為主。在無錫的LCM廠是供應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使用,南京的LCM廠則是給液晶電視使用。

台灣面板產業的投入時間比日、韓稍晚,但是目前在大尺寸面板的供應有後來居上的趨勢,證明了,日、韓液晶面板廠在大陸的布局LCM,並沒有對於台灣面板業的供應產生威脅,反倒是台灣在全球的面板市占率節節高升。

換言之,日、韓面板廠在大陸生產包括液晶電視、筆記型電腦、液晶監視器的LCM,並經由大陸地區出貨到全球的客戶,對台灣的面板廠影響甚微。

根據IEK ITIS計畫的研究發現,台日韓液晶面板廠在大陸佈局LCM廠,對於台灣的面板供應影響不大,反而要注意的是,日、韓面板廠會不會在大陸設立次世代面板廠,例如 :六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產工廠。

因為大陸目前已經擁有三條五代線,已經可以切割筆記型電腦與液晶監視器用的面板,但是LCD TV用面板卻完全無法自製。大陸眼看著一年幾千萬台的電視機市場,目前已經漸漸是液晶的天下,而大陸本身又沒六代廠來切液晶電視的面板,等於是眼前的一塊肥肉,手上沒有筷子一樣,只能等別人吃完然後自己喝湯,相信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持續太久,大陸一定會有所動作來突破目前的困境。

大陸突圍 展開投資計畫

日前謠傳日本Sharp要與大陸TCL合蓋7.5代廠的事件,經雙方出面否認之後,隨後報紙又報導大陸的上廣電-恩益禧、京東方光電與龍騰光電三大液晶公司合併案,這應該是大陸的液晶產業突圍的前置作業,接下來可能會有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大舉投資突圍動作,值得拭目以待。

(作者是工研院IEK/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)

【2007/03/18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沒有留言: